筛选条件:
本文转自公众号: 学人Scholar ID:isixiang 从矿工成为诗人的陈年喜 |《我的诗篇》 访谈人简介:陈年喜, 陕西丹凤县人。 矿山爆破工作十六年。 有数百首诗歌、散文、评论文字散见《诗刊》《星星》《草堂》《天涯》《红岩》《散文》等刊。 获首届中国工人诗人桂冠奖,出版诗集《炸裂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
源链接的小店;也是一群热爱文学的工友的心灵之家,他们每周相聚在这个紫桐花开的地方,逐渐形成全网关注的“皮村文学小组”。 《大口呼吸春天》收录了皮村15位诗人近150首诗歌。矿工、家政工、泥瓦匠、育儿嫂、机械工、二手服装店员……普通人的生活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仔细透视其中,这些从汗水和毛孔里挤压出来的文字包裹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蕴藏了强劲 ...
源链接编号245”。阅读许多打工杂志后,郑小琼受到启发,把打工感受写成了诗。2009年,《星星》《诗刊》发表她的作品。 高中毕业的柳冬妩到东莞打工后,两年内写了上百首打工题材诗歌,组诗《我在广东打工》在《诗刊》发表。后来,他出了一本关于“打工诗歌”的专著。2013年,一首《纸上还乡》登上国际诗坛,诗集《纸上还乡》拿下国际华文诗歌奖。它的 ...
源链接路上写下那首网络流传甚广的《赶时间的人》。 遇到最多的是尊重问题,这在过去拾荒时也不多见。饶是如此,外卖员仍然是王计兵做过最“风光”的工作,他有充分的时间磨练自己的诗歌。“世界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河山也在改变我/想把刻刀磨成一支毛笔/磨出一曲起伏的赞歌”,王计兵在诗里写自己面对世界的态度,“我留给江山的时间也不多了/我和世界就像两 ...
源链接为了生活忍受委屈的时候,当我们跟远在家乡的父母打电话,说一切都挺好的时候,很难不被这句话戳中。 但《赶时间的人》提供的不只是抚慰,还有深层的理解和共情。细读他的诗歌,会很容易感受到一种近乎神圣的谦卑感。他是贴着生活、人心在写。那些为生活独自奔波的瞬间都被他展开、抚平。 《赶时间的人》有首诗记录了对女儿的愧疚: 你在人间奔波,不断 ...
源链接阿姨,陪伴ta许多时光; 一个十月怀胎,一岁大狠心离家。 飞越了南方北方, 漂泊在人海茫茫。” 这一首《鸿雁妈妈》来自北京鸿雁社工服务中心,在其举办的“百手撑家”第二届家政工音乐与诗歌艺术节上正式发行。从纪实影像、音乐诗歌再到身体剧场,已走过三届的艺术节用家政姐妹自己的话说“是我们这群社会最底层的家政工自己的节日,我们要跳,要唱…...”演出 ...
源链接中,张赛的手卡过机器,手臂摔过骨折,眼睛进过化学品,现在耳朵正因噪音疼痛……他笑说,“工作中,工伤常有,职业病没有”,而在没有“职业病”的地方,也“从来没有人讨论过诗歌、绘画、自由、尊严和许知远”——对多数工友来说,聊闲天、看短视频是更直接的消遣。 但他无法停下思考,无法不去想为什么这样生活,也无法不去想为什么要思考,万千思绪 ...
源链接冲突的夜班工作,属对劳动者生命健康权的漠视。最终,法院判定该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责令支付赔偿金12万元。阅读原文 03 资源推荐 《大口呼吸春天》收录了皮村15位诗人近150首诗歌。矿工、家政工、泥瓦匠、育儿嫂、机械工、二手服装店员……普通打工人的生活看上去平平无奇,但仔细透视其中,这些从汗水和毛孔里挤压出来的文字包裹着生活的酸甜苦辣,蕴藏了 ...
源链接无法实现的理想。参加文学小组之后,文丽开始写作,文学小组每年都会编辑一本作品合集《皮村文学》,收入小组成员这一年来创作的所有作品。在2018年的合集中有文丽的11篇作品,是诗歌和散文。文丽的文字细腻、动人,盈溢着充沛的情感。她的第一首诗歌《七夕,我想对你说》,开头就提到了“梦”:“妈妈,昨夜我又梦见您/梦见您是年轻时的模样/笔直的身板 ...
源链接文章通过三条叙事折射出职校生的普遍困境:ta们被过早推向市场,“实习”与“工学交替”往往沦为廉价劳动力输送。可贵的是,ta们在自办文集《野麦》中以自述、剧本、诗歌和小说互相取暖:野蛮生长、拒绝沉默,向所有人展示“有名字的被看见,无名氏向前”。阅读原文 VII. 工事有料 | 关税:制造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刃 4月初,特朗普宣布加征关税,美国对 ...
源链接文 | 孙小野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翻到一本文集,里面有自述、剧本、诗歌和小说,作者是全国各地的职校生。他们写初中辍学、校园霸凌、进厂打工、流水线上的日与夜,也写自己的快乐、迷茫与面对社会偏见不得以的沉默。 序言中,来自南京某职 ...
源链接体验,让年轻一代,尤其是儿童和大学生,亲身体验工厂一线的劳动过程,从而加深ta们对劳动者工作和生存状态的理解。 除了大型的晚会和游园会,一些学校的左翼社团、劳工机构等,也组织讨论会、诗歌创作、版画创作等小型活动,除了对工作与生活的现实反映,也邀请工友参与深入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应对工作过程中所遭遇的不平等、如何争取劳动权益等。 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机构和组织,以“看见基层劳动者 ...
源链接但是,谁又可以说这些坚强、乐观、聪慧的女工们本身不就是一部诗呢?我们看得见大通铺和白水面背后的待遇低下,也要看得见造成这种境况的生产关系和产业畸形,亦要仔细倾听女工自身的诗歌。如果女工们在这样的条件尚且在不断争取更好地生活、劳动,进而反抗着,又有什么理由能不和她们一同去改变现实,挣脱新的枷锁呢? 女人一出门,比男人还快乐,男人挣的是妻儿老小一家的 ...
源链接for all, and Roses too”(面包与玫瑰人人有)唤起了无数女性的共鸣。“面包”代表生存的基本需求,是生活的保障;而“玫瑰”,则象征着尊严。 在蔷薇之家,女工姐妹们通过创作歌曲、诗歌和戏剧表达自我,倾诉生活的烦恼与创伤,在彼此的陪伴中相互疗愈。她们共同设计文创产品:印在T恤和帆布包上的“我们有力量”“家务是工作”“工人就是天”的口号 ...
源链接只有明确自己在为谁工作,在发生纠纷时才能更精准地找对目标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阅读原文 04 资源推荐 《新的一天》是许立志的诗集,收录了他自2010年以来写作的近200首诗歌,其中大部分是他在富士康打工期间完成的。他的诗“朴素、斩截而又强烈,兼具抒情性与批判性,常以荒诞的或令人震惊的笔触书写悲辛底层生活与幽深的诗意”。在打工文学式微的今天,重新 ...
源链接不在人世了。确诊后,一开始还能出去干点轻的活儿,后来只能回家种地,再后来没法自己走路了,一发病,妻子就背着他去医院,再后来,走路也喘,只能插上氧气、戴上呼吸机,困在房间里。 诗歌记录下他的痛,代替他向世界发出微弱的信号。张海超在朋友圈看到他发的诗,偶尔点个赞,留个言问候一下,发发消息,最近天冷了,你身体怎么样,在用什么药?他为张 ...
源链接给大家哈哈,继续探讨性别、讨论婚姻、讨论子女相关的问题。好,那还有什么补充吗? 好,谢谢大家。那我们这期的播客就差不多,最后一个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什么喜欢的歌曲,或者书,或者说诗歌什么的? 燕子:我最喜欢的一首歌是我们绿色蔷薇自己一起创作的,苹果树花开。有一些自己的回忆,我觉得我挺喜欢这首歌。 燕子在音乐工作坊里和姐妹共创歌词歌曲(见:放下所有 ...
源链接破产的事件频频发生,转换公司负责人、切分公司、重组等都是老板们不愿承担责任时的惯用伎俩,劳动者若能小心应对,还是有机会拿回自己的报酬。阅读原文 04 资源推荐 民间刊物:《工人诗歌》 《工人诗歌》1、2、3号,是原“工人诗歌联盟”论坛将其成员及论坛外打工诗人的作品汇集而成的纸刊。刊物内容以打工生活为主,采集能反映劳动者处境,或有助 ...
源链接留守儿童,她13岁就来到深圳宝安,生活一直非常拮据。几年前,父亲因重病企图服毒自杀。如今,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全家挤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出租屋内。过去十多年里,邬霞在工余时间写下了300多首诗歌。作为外地户籍人员,邬霞只有通过自考大专、积累足够社保年限并攒够积分,为孩子争取到入读公立学校的机会。虽然她14岁来到深圳打工,但直到35岁才开始缴纳社保。她在公众号 ...
源链接quot; 过去4年,深漂女诗人邬霞在单身妈妈和打工作家的身份里进退失据。 27年前,14岁的邬霞从四川故乡初中辍学,到深圳成为一名女工。2014年,她作为工人诗歌电影《我的诗篇》中唯一一位女工诗人,走进大众视野。 今年,邬霞42岁。作为单身母亲,她和两个女儿居住在城中村。尝过学历低下、经济贫困的苦,她如今苦苦追逐着超大城市水涨船高 ...
源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