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春秋》:书写“第二代”打工女性的故事
来源网站:www.whb.cn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打工女性, 女孩, 书写, 场景, 故事, 记忆
涉及行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无
相关议题:无
- 《雪春秋》是一部长篇小说,通过三个女性的故事,展现了第二代打工女性的成长之路。
- 小说中描写了她们在各种工作中的具体生活场景,如缝纫、洗头、按脚、做美甲、做服务员等。
- 作者通过真实的描写,让城市中的打工者成为故事的主角,展现了他们的精神隐痛。
- 这些女性叛逆、逃离和抗争,只是为了成为真正的自己。
- 作者在后记中分享了三个亲眼所见的场景,这些场景催生了这部小说的创作。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青年作家郑在欢首部长篇小说,书写大雪、春蓝、秋荣三个女性三十年的成长之路。踩缝纫机、洗头、按脚、做美甲,在餐馆做服务员,在柜台卖化妆品……看见她们具体、生动的面庞,还原她们工作、生活的现场,让城市中的打工者成为故事的主角,书写“第二代”打工人的精神隐痛。她们叛逆、逃离和抗争,无非是想成为一个人,一个真正的自己。
>>内文选读:
后 记
最后,我想分享三个场景,都是我亲眼所见,或许可以这么说,正是这三个场景催生了这部小说。
秋天的傍晚,天将黑未黑,一个女孩背着一包比她大得多的麦秸走在路上。我看见她的时候,她正从田间小路迈上大路,那是一个低坡,不知道是因为吃力还是怕我看见她,她把头埋得很低。不过我还是看到了她,出于小男孩的调皮,我歪着头去看她的脸,她很漂亮。
春天的清晨,太阳刚出,我去田里干活儿,看到了走在前面的女孩。她从大路迈上斜坡,冲着半人高的麦田扯着嗓子喊,妈,回家吃饭了。我紧走几步撵上她,问她谁做的饭。除了我还能有谁。她有点抱怨的语气,不过不妨碍她看到母亲时露出笑脸。我们走在田边的小径上,那天的露水出奇地重,不一会儿就打湿了鞋。
冬日的午后,外面是和煦的阳光,她在灶后刷碗,我在灶前烧水。那是一个大家庭的碗,加上我们这几个来串门的亲戚,应该比平时还多一些。她“哎哟”叫了一声,我问她怎么了,她向我展示手上的裂口。手上有伤不能见水。我自作聪明地说,说完我们都沉默了。她看了一眼外面的阳光,再度把手伸进洗碗水。
这些场景发生在十岁左右(附加的季节是一种记忆印象,不见得准,时辰是准的,这我可以肯定),在长大的过程中,我偶尔会想到其中一幕。在乡间,从事与年龄不甚匹配的劳动的通常是女孩,男孩们大都在玩儿,很难注意到她们。因为个人境遇,少年时我也没少干活儿,或许正是这样我才会看到,并记住。一开始仅仅是类似于同病相怜的记忆,在偶然的回忆中,女孩们的形象开始有所活动——我习惯性地试图形容一下这种形象,才发现概括性语言的力有不逮。是,她们没法被概括,或许正因如此,才需要小说吧。
编辑:周怡倩
责任编辑:朱自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