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裁员过寒冬,工人利益在何处?

发布日期: 2024-05-27
来源网站:autoworkersbulletin.wordpress.com
作者:
主题分类:经济与行业发展, 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分析或评论
关键词:裁员潮, 派遣工, 劳动关系, 外包, 裁员, 公司, 理想, 资本, 生产
涉及行业:机械/设备生产, 制造业
涉及职业:蓝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就业, 失业, 裁员, 派遣劳动/外包工作, 离职辞退(包含遭到裁员或逼退)

  • 近年来,汽车行业面临生产过剩、资本竞争和技术更替等因素影响,导致全国范围内出现大规模的车业裁员潮。
  • 传统燃油车企和新兴的新能源车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降低成本和适应市场变化,采取了大规模裁员的措施。
  • 裁员过程中,一些企业通过“架构调整”“人员优化”等手段,规避了法律规定的裁员程序和赔偿标准,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 企业普遍采用派遣工、实习生、临时工等非正式工形式来削减人力成本,这些非正式工做着与正式工一样的工作,但享受不到应有的待遇和保障。
  • 面对行业性的裁员潮,汽车业工人陷入被动,临时工替代正式工、技术更新导致失业或被迫转行等现象普遍存在,工人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护。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汽车制造业需要的原料设备,生产设计,营销售后,以及公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都会消耗大量资源和劳力。由此可以理解,为何近年来国家在汽车制造业,特别是电动车制造方面投入大量资本,以图打败长期占据优势的国外汽车业资本,抢占市场,创造一条转移过剩产能缓解经济危机的出路。

而事实上包括汽车在内严重过量生产的各类商品,被竞争压薄的各行业利润,资本压榨下人们日益下降的购买力,正加速经济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在生产过剩,资本竞争,技术更替等因素的影响下,产生了席卷全国的车业裁员潮。

燃油车企裁员停产潮

在国内消费市场的争夺战中,内资电动汽车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迅猛发展,传统燃油车企压力巨大。其中典型代表,以“省油,耐用”著称的日系车面对新能源车失去了优势,市场份额从2020年最高点的23.1%,跌落到2024年前4个月的12.2%。这过程伴随的是日系各品牌从中国市场的收缩和转型。

德系、韩系等车企也类似。上汽大众已于2022年7月关停上海一厂分散员工至其他分厂,近日又传出将关停二厂的消息。北京现代自2019年开始,由于销量连年下降以及生产转型,已逐步关停转售在中国投资兴建的四家整车厂,至今只剩一家在正常运转。(见表一)

新能源车企的激烈竞争

国内新能源造车业的发展势头,让一些在走下坡路的房地产、家电甚至酒业资本寻味而至,出现很多新兴车企。但汽车制造投资大、周期长,除了比亚迪和几家转型较快的老牌车企,依靠政策补贴、价格战、压榨工人站稳市场脚跟以外,一些刚打出名气的新能源车企,短暂风光过后,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都没有坚持太久。高合今年2月春节后开工第一天宣布即日起停产6个月。理想汽车的管理层先是在今年4月份否认裁员,不到一个月就啪啪打脸,自认决策失误,为了公司在以后市场竞争中稳住地位(尽管据报道2024年第一季度理想的现金储备仍有989亿),大刀阔斧裁员5600多人。

更不说爱驰、恒驰、威马这些所谓造车新势力,刚混个脸熟,就消失在市场里。(见表二)

企业补偿真良心?

大多数还在运营的车企,补偿金标准普遍不低于N+1,似乎还算符合法律规定。特别一些外资品牌甚至还超出这个标准许多,一些人因此大赞它们是良心企业。但且不说它们以往靠工人的劳动赚过多少,弃之不用的时候吐出来多少,只从法律角度分析,这些企业也并没有多慷慨。

由于一部分车企的大规模裁员并不在法定“经济性裁员”的适用范围之内,比如燃油车因市场销量影响的减产裁员,正常运营的理想进行的未雨绸缪大裁员,这些情况下如果员工有程序漏洞的证据而不同意协商,公司都可能面临违法解除劳动关系面临的2N赔偿。

即便一些公司能进行经济性裁员,也有提前一个月通知工会或全体员工,以及向劳动部门报备等等程序要求。而新闻中常看到的是,大部分公司为了把握裁员过程的主动性,往往先否认媒体传出的裁员消息,降低负面舆论对市场影响,再通过“架构调整”“人员优化”等说辞,用管理高压、劝导员工主动报名、闪电裁员(当天通知当天解除)等各种手段让员工同意与公司协议解除劳动关系,由此实现在短时间内裁减大批员工的目的。这样一套操作下来,既避开了的各种程序,也规避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风险。

以上只是针对与公司有正式劳动关系的员工。事实上,企业早以用派遣工、实习生、临时工、外包等方式来最大程度削减人力成本。据调查,目前车企生产部门员工普遍有40%-50%比例的非正式工。这些非正式工做着和正式工一样的工作,一些人已经做了4-5年仍是派遣工,明显违反了《劳务派遣暂行规定》中派遣工岗位只能是辅助性、替代性、临时性岗位的规定。而一些以小时计薪的临时工位工作时间和正式工一样,甚至公开招募长期小时工。把《劳动合同法》中规定的以小时计酬为主的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4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24小时的规定抛到一边。

由于这些工人劳动关系都属于第三方公司,也难怪本田、丰田这些公司在中断或解除动辄数百上千派遣工时,能够一口咬定“我们没裁员”。

不止生产部门灵活用工花样多,一些技术人员、销售售后也是外包的重灾区。据报道,理想汽车的外援团队大概有 2-3 万人,涵盖测试、销售等团队,因此次裁员失去工作的外包员工数量也有几千人。尽管其中一些人和正式员工一起工作,但由于身份不同,压根不在理想的裁员补偿范围之内。相对而言,那些本身不乏捞取政策补贴、蹭市场热度而闪进闪出的新势力车企就更没底线了。数百亿的投资三四年就打了水漂,其中有多少被高管们中饱私囊普通人无法查证,但对员工拖欠工资,不缴社保,拖欠补偿金是他们证据确凿的“标准操作”。一些濒临破产的企业中,管理层的贪婪更是暴露无遗。据恒驰员工爆料,公司一边拖欠员工1-3个月的工资,一边给高层发年终奖。

打工人往何处去?

尽管汽车工人在2010年要求涨薪的工潮中充满了年轻工人的冲劲,车企派遣工通过数轮争取同工同酬的抗争展现出年长工人的韧性,近年的裁员潮中被企业的无耻逼急了的人们,也有诸多讨要欠薪、经济补偿金的行动。但由于工人的行动只赢得了眼前部分经济利益,一直没有产生有力的组织,无法有效保护自身长久利益。面对行业性的裁员潮,汽车业打工人明显陷入整体被动之中。

越来越多的临时工代替正式工,工人间因为待遇不一致产生各种矛盾冲突无法团结,技术更新迭代之后工人只能失业或被迫转行……这些现象不止在汽车业发生,也不止在我们这里发生。世界各地的很多行业都在发生。我们能做什么呢?了解其他国家的工人如何应对这类问题,比如美国汽车工人大罢工中的行动和要求,或许能够帮助我们思考,行动可以往哪个方向去。

编辑 删除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