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教培行业中年人的职业末路 | 寻业中国

发布日期: 2022-06-20
来源网站:mp.weixin.qq.com
作者:
主题分类:劳动者处境
内容类型:深度报道或非虚构写作
关键词:公司, 工资, 培训, 中年人, 课程
涉及行业:服务业, 教育
涉及职业:白领受雇者
地点:

相关议题:就业歧视, 就业, 工作时间, 工人仲裁/起诉, 中高龄劳动者, 工资报酬

  • 中年人在教培行业的职业困境:工资低、工作时间长、生活压力大。
  • 教培行业的“招转”模式存在诚信问题,导致成交率低。
  • 中年人在求职中面临年龄歧视和被鄙视、嫌弃、拒绝的情况。
  • 公司在岗位调整后未按劳动法规定给予完整的工资补偿,导致劳动仲裁。
  • 行业资格证培训公司成为中年人的就业选择。

以上摘要由系统自动生成,仅供参考,若要使用需对照原文确认。

我不禁又陷入沉思。为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工资,牺牲掉休息时间,牺牲掉陪伴家人的机会,甚至可能会牺牲掉生命,究竟值不值?我们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多是艰苦奋斗,苦尽甘来,可付出就会有回报吗?我现在是深深地怀疑了。

2020年疫情后,好友杨峰因外贸行业停摆而转向教培行业,期间浮浮沉沉,历经各种曲折。去年7月,我已经将他这段经历写成,刊发在网易人间。

随着去年夏天“双减”政策全面落地,教培行业一时腥风血雨,曾经辉煌一时的K12教培行业全面凋落。再搜同城服务网站,与初高中课程培训相关的信息已无踪影,连课外辅导教师的岗位也不复存在了。

或许是对未能开辟一块新天地的不甘心,杨峰依然执着地选择继续留在这个行业里。只是,对于40岁以上的中年人来说,所要抗衡的东西太多,而手上的砝码却又太少。

2021年年中经历教培行业的大风暴后,8月中下旬,我又继续向几家培训学校投了简历。虽然不全是学科培训学校,但多少都跟“教育”沾边。作为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我早已看清现实,也没有了最初转行时的雄心壮志,只求能在摸爬滚打1年多的教育行业里找到一份工作。若这份工作能准点上下班、每月稳定到手4、5千工资就更好了,毕竟我还得养家。

我和妻子都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父母的退休工资都不高,好在身体健康,暂时不需要我们额外补助。妻子在事业单位上班,收入有6、7千,比较稳定。孩子正在上小学,我们不攀比,也不盲目鸡娃,所以花销不算大。我俩早些年靠自己奋斗,买了2套房子,一套自住,一套出租,也有一点给双方老人预留的养老钱。

如果我的工作能再稳定一些,每月有固定的收入,哪怕少一点,在这个二线城市,家里维持普通生活水准是没太大问题的;但倘若我没有了进账,生活的压力就会陡然增大,妻子的工资除去支付每月必须的最低生活费、孩子学杂费、课外兴趣班课程、偶尔外出游玩的费用以外,几乎没有结余——出租的房子还有房贷要还,我的医保、社保也要自行缴纳……万一家里再有什么突发状况,就四面楚歌了。

一番等待后,最先给我回音的是一家餐饮培训学校,招聘职位是销售主管,底薪4千,周末双休。面试我的校长,是位30多岁的女性,她随便问了下情况,就对我说:“你明天就开始上班算工资吧。”

校长可能看出我的顾虑,解释说,这是公司新设的“网络转招”职位,即通过“网络代招”模式为协议企业物色合格的人员,“谁都没做过,不知效果如何,你先试试”。

我心里一凉——“谁都没做过”就意味着失败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带着一丝谨慎,我又多问了一句:“如果没做成怎么办?”

次日上班,我被独自安排在一间大办公室,足有70多平。看着窗外枝繁叶茂的梧桐树,我幻想着自己在这里做大做强,到时,办公室坐满员工,都由我管理指挥。

回到现实,我梳理了一下手头的工作,却发现只需“守株待兔”——等待那些到“58同城”找工作的人前来咨询就行——学校在网站上设置了“全城餐饮连锁店厨师”岗位,根据厨师的等级,设定月薪在4千到1万元之间。

不过,当有咨询者想要应聘某个厨师岗位时,我会先告诉他们,公司需要“先培训后上岗”,培训费从几千到上万不等——厨师培训是学校的主营业务,也是主要收入来源。上课的教室就在我们的办公室楼上面,有人来咨询时,可以直接上楼“试听”。其实学校整体运营还不错,之所以增加“招转”的方式,无非是想要拓展一条招收学员的新路径。

很多人一听不能马上入职、反而要先交一笔培训费,就有一种被骗的感觉,咨询了一次,便没有下文。也有人说考虑考虑,可一到交费环节,就不见了人影。只有少数迫切想找工作的人才会动心。

可能是运气好,上班第三天,我就顺利签了3个人。但好运并没有持续,之后每天来咨询的人倒挺多,但成交率却极低——大部分来找工作的人本就没什么钱,正等米下锅,上千块起的培训费,对他们来说不是小数目。

其实这家厨师培训学校比较正规,承诺的工作最后都会安排,厨师的薪水也能拿到4千元以上;针对拿不出培训费的学员,还可以贷款支付,等工作后再从工资里扣除。无奈这样的“招转”太像骗局,让人一开始就缺少信任,所以任凭我怎么努力,都很难成交。

旁边资深销售们的办公室里,却常常传来单子成交后的欢呼声。他们的客源,来自学校在网站上投放广告后吸引来的“精准客户”,因此成单率很高。厉害一些的销售,已经有了自己固定的客户群,人多的群能有上千的客户,在群里随意发一个课程信息,都会成交一两个。这样的“金牌销售”每天都能正常上下班,一个月下来轻轻松松就有十几万业绩,到手的工资也有一两万。

1个月过去了,我只做出3万多的业绩,惨不忍睹。学校几个主管领导之前见我面还会热情打招呼,现在都爱答不理。我一个光杆司令也融不进团队,同事们中午出去吃饭也不喊我。偌大的办公室,冷如冰窖。

恰逢中秋,公司说要给每个员工发1盒月饼和1张蛋糕卷。轮到我时,主管淡淡地说:“抱歉,新进员工没有此福利。”话毕,打发似的递给我1个月饼。我捏着那个月饼,只觉既讽刺又寒心。

很快,校长便找我谈话,说由于新设岗位没有达到预期目标,公司决定撤销,然后把我调到另外一家分公司。我欣然服从,可没想到,当我去新公司报到时,那边的负责人却斜着眼对我说目前公司没有空缺岗位:“再说,即便要招人,我们也想找个30岁以下的员工。”

我脸上保持微笑,心底不由得长叹一口气——哎,超过40岁的中年人,注定得一次次在求职中被鄙视、被嫌弃、被拒绝。

我回来向校长说明情况,她说再去协调,让我稍事等待。这一协调,就好几天没有音讯,等我再问时,校长说那家分公司确实没有空岗,让我去另外一家——但新的去处离我家足有50多公里。

这次离职并非我自愿,而是公司岗位调整导致,按照劳动法,我可以另外得到1个月的工资补偿。可是,公司的人事却回复我说,公司只能给我补偿半个月的工资。

我本来想算了吧,懒得和他们扯。但转念一想,不对呀,凭什么他们利用我做完小白鼠后就过河拆桥?于是,我便对公司说,如果不补偿1个月的工资,我就要向劳动部门提请劳动仲裁。

2周后,我又入职了一家行业资格证培训公司,叫“戴强培训”,主要业务几乎囊括市面上所有热门的考试门类:建筑工程、消防安全、医药卫生、公务员培训、专升本、四六级考试、考研等等。这家公司位于市中心,离我家不远,规模中等,一间几百平的大办公室里放着数十个格子间。

同上家的厨师培训学校一样,戴强培训也斥巨资在网络上投放了广告,一部分客源就来自点击浏览网页并咨询的人。此外,领导每天还会通过一些渠道购买客户信息(每条信息据说40到80元不等),每天早上,公司管理人员拿到最新数据后,就把它们发给各个销售,让他们开始打电话进行“营销”。

做电话销售,要有一颗强大的心脏——电话一接通,轻则被直接挂掉,重则被恶语相向。这着实令人不爽,但比起生活的苦、失业的困境,这又算得了什么呢?看着周围的同事都在遭遇此类事情,心里也就平衡了。

比如,像学校、餐厅、娱乐场所这类对消防要求较高的单位,按要求需要配备有消防资格证的专业人员。但专门招聘1个专业人员成本太高,所以大部分单位都选择找有证书的人来“兼职”,俗称“挂证”。一级证书可以全国范围内“挂”,二级证书能在省内“挂”,这实际上是打了政策的擦边球——国家本来是禁止随意“挂证”的——靠“挂证”,持证人一年收入2到4万元没问题。但随着有证的人越来越多,没关系的人其实很难找到单位“挂证”了。不过,我们在推销时,必须极力夸大“挂证”带来的收益和好处。

再比如,学历提升培训。疫情期间,很多人失业,工作机会大大减少,就业条件水涨船高,学历培训这块需求迅速提升。按常规,只要第一学历是中专、高中或职高的,都可以申请专科或本科学历,专科3年、本科4年即能完成。但为了给目标客户制造紧张感,我们一般会对他们说,国家正在加强学历提升资格审查与管控,从今年开始,国家要进一步提升前置学历要求,很快就要实施“专三本四”的政策——“你若是高中学历,就只能先读完专科,拿到专科文凭才能读本科,专科3年,本科4年,加起来就得7年,再不抓紧时间报名,错过机会,必定会抱憾终身。”

一天,我才打了几个电话,就成了个价格1万元的单,没隔几分钟,又成交1笔。那天我靠2万多的“业绩”,一下子冲到销售排行榜前3名。同事们都纷纷在群里给我发鲜花、掌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找回了长久以来失去的自信。

随后几天,我又陆陆续续成交10多单,业绩冲到5万,提前转正了。其中有几单,还要感谢我很早以前做外贸时的同事。

王悦是一个走南闯北的辣妹子,外贸生意好做那几年,她一年赚几十万不成问题。疫情后,外贸行业集体失业,她怕是也闲下来了。

在细细碎碎的聊天中,我慢慢知道她近年来的生活境遇:失业后,她四处打零工,但都不太如意,屋漏偏遭连阴雨,她的婚姻偏偏也出了问题,现在处于离婚的边缘——35岁正是一个不尴不尬的年纪,高不成低不就,万念俱灰的她,便想通过考研提升学历,看以后是否能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

接着,是另一位前同事老周——他之前工作干得风生水起,堪为行业翘楚,这两年也是四处碰壁,听闻我转行,还直夸我厉害。他说最近自己有一个路子可以挂消防证,所以便来我这里打听,之后,又介绍了两个朋友到我这里报名。

12月的成功,也有我在工作背后付出的努力。几十个项目的证书考试内容,我在熬了几个通宵后大致记了下来,能做到对所有客户的问题对答如流。另外,看似简单的打电话,实际也大有学问,说话的语音、语调、语气,什么时间打给什么类型的客户,都要仔细研究揣摩。

随着12月份报名季一过,咨询的人数急剧下降,什么秘诀都不管用了,2、3千块的单子都很难成交。我只能暗暗给自己打气,也试图抓住每一个机会。

有一次,一个高意向客户晚上10点来咨询,我给他详细地讲解2个多小时,因他是残疾人,还另行给他申请了最大的优惠力度。他连连给我道谢,说我是第一个如此认真给出专业咨询意见的老师,并再三保证次日一早就来报名。

第二天我到公司,第一时间就给他在学信网核对了信息,打印出报名表。可直到中午12点还不见他人影,我只好打电话确认。他说有点事耽误,下午一定来报名。结果,等月亮贴上天边,他也没出现。

这样临时“反水”的客户不少,我有时气愤地想,这些连几千块都不愿意拿出来投资自己的人,活该被社会淘汰。但又转念一想,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的人?每每想要去报名学一门技能,却总是被学费“劝退”。

入职第三个月,我只完成了3万的“基本业绩”,因此也只拿到了3千块的底薪。公司40多个员工,大部分人都跟我差不多,每月只能拿到3、4千的工资。他们大多不到30岁,学历不高,找不到好工作,只能来做销售,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工资到手后还需支付房租、吃穿用度,根本攒不下钱。他们平时讨论最多的便是哪里的房租便宜、哪家的外卖物廉价美。

公司规定我们每天必须打满90分钟电话——因为拿到的“客户信息”都是打过几手的,所以接通率较低,上班时间根本完不成这个工作量,必须得加班。说好的晚上6点半下班,经常都要拖到8、9点。我每天打电话打到嗓子冒烟、精神恍惚,但一想到,每月至少要成交10多个单子才能完成最低工作量,若完不成,底薪只能拿8成,就得继续打。

公司群里每天都会晒销售们的“成单率”,最厉害的“销冠”,一月能做到10多万,但这样的销售,也只有2、3个人——由于底薪低,就算是拼到这个程度,他们几个每个月顶多也只能拿到1万多块钱。

在这样的氛围下,公司的离职率高居不下,每天都有不同的面孔来来去去。我兀自感到悲哀、失望,在现在的大环境下,不要说找一份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就连想找一份工资不高、但能正常双休、准点下班的工作,都是奢谈。

我萌生了“换一家”的念头——期间有家公司给我抛来橄榄枝,销售主管岗位,6000元底薪,按理说已经很不错了,但我不能接受上午11点到晚上9点的上班时间——这样就彻底陪不了家人了。

妻子对我拒绝了那份工作表示支持。我们俩达成共识:钱可以少赚,但女儿正处在需要父母陪伴的阶段,每天她放学后,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最为幸福,千金难换。我俩在家讨论缩减家庭开支的话或许是被女儿听见了,有时我们想给她买雪糕、买新衣服,她总说:“超过5元的雪糕就不要了,‘衣贵洁、不贵华’,衣服够穿就行,不要买太多。”

一想到踏进办公室就是无休止地拨打那些无意义的电话,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除了获得一点可怜的收入,终将一无所获,我便有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

恰逢此时,我母亲走路摔跤肋骨骨折,住进医院。想到母亲辛苦一辈子,从没享过一天福,我甚是自责。在医院陪护了半个月,我又变得身无分文,女儿下个学期的课外英语只能暂停。

中年人的悲哀,已具象到每分每毫,但更容不得我自艾自怜太久,当务之急,只能尽快找到一个工资高一点的工作。

2022年2月下旬,此前从“戴强”离职的李雪问我,要不要去她现在的公司“维融”。她之前就在“维融”工作,后来跳槽去了“戴强”,做了2个月又跳回去了。我问那边的工作是否好干,她说“维融”这边每个单子都在7、8千以上,比“戴强”客单价高多了,但只能“单休”。

“维融”以学历教育为主,由于是分校,主要领导都不在本地,一个主管负责所有的管理事务,公司规模很小。入职第一个月,我运气不错,赶上公司的一波促销活动,做了6万多的单子,提成加底薪一共拿到7千多,终于看到了一丝曙光。

“维融”很舍得下血本鼓舞士气,每年都会对业绩上了百万的员工提供1次“内部抽奖”,一等奖是20万现金,二等奖一辆7、8万的小轿车,三等奖1台苹果电脑。每天,只要有客户到访或是成交1个单,也会有不同的奖励,诸如饮料、水果、面包等小零食。我才去没多久,同事小张就抽中一等奖,20万现金立刻到账,整个公司都沸腾了。我对小张充满羡慕,期待着有朝一日也能获得抽奖机会。

随着促销结束,单量开始下滑。为了拿到更多分成,“维融”基本不做成人高考教育,只做“自考”(成人高考教育收取的费用大部分都要支付给学校,培训机构赚的只是手续费,而自学考试的网课学费则能全部进入机构账户),专业也只推考试科目较少的“汉语言文学”。这种策略大大限制了报名人数,很多时候,有人来咨询其他专业,我都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被别的培训机构抢走。

渐渐地,我的业绩变得难看,难度也越来越大。我总感觉似乎有一个劲敌躲在暗处——来我们这里咨询过的客户,明明很有诚意,眼看很快就能签单,但总是莫名其妙地流失了。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查,大家终于明白,原来在近2、3个月内,市面上冒出来多家类似的学历培训机构,这些机构一部分是新入行者,还有一部分则是之前倒闭的K12教培转过来的公司。随着蛋糕被进一步切分,恶性竞争在所难免,有的机构甚至已经把我们原价为8、9千一门的课程降到5、6千、甚至3、4千。客户不是傻子,同样是网络授课,肯定会选择价格低的报名。

然而,领导们对危机似乎视而不见,不但没有采取应对的措施,反而变本加厉地压榨员工。承诺的不加班都是屁话,每天加班2、3个小时是常态,就连仅有的1天休息时间也经常被各种营销活动占用。

大家都苦不堪言,唯有李雪乐在其中。她的工位就在我的旁边,我知道她业绩一直很好,每月都能保持在7万到10万之间。我猜她之前跳槽的原因,大概也是觉得“维融”项目少,只能“单休”,但到了“戴强”,更为失望——不仅赚不到钱,连承诺的“双休”也经常不能保证。吃了回头草后,反而坚定了她更加玩命工作的决心。

李雪没有什么过人之处,诀窍就在于舍得投入大量的时间。每天她最早来,每晚不到10点不离开工位,周末从来不休息。30多岁的她,没成家,也不谈恋爱、不买房子,在公司旁租了一套每月800元的单间,每天的生活除了打电话就是打电话,其余再无别的内容。我做不到像她这样拼命,所以业绩始终也得不到提高。

到了4月份,公司很多人都出不了单,熬不住的人纷纷离职。在想尽办法也无法成单的日子里,我咬紧牙关努力坚持着。但每周1天的休息时间,每天10多个小时的工作时长,让我身体出现严重问题,人一回到家就只能躺倒,状态极其糟糕。

这是何苦呢?我不禁又陷入沉思。为了那么一点可怜的工资,牺牲掉休息时间,牺牲掉陪伴家人的机会,甚至可能会牺牲掉生命,究竟值不值?我们这一代人受到的教育多是艰苦奋斗,苦尽甘来,可付出就会有回报吗?我现在是深深怀疑了。

有一天,女儿突然生病,我得带她去医院,于是在线提交了请假单,没想到公司领导——一个90后的年轻人——把请假请求给我驳回了,并且用一种命令的口吻让我“立刻到岗”。我很气愤,索性提交了辞职报告。

生活仿佛看不到希望。在这座城市,工作只分两种:体制内与体制外。体制内的人待在保险箱里,体制外的人则被分为“40岁以下”和“40岁以上”,连餐厅服务员也标明“只招35岁以下”。经济萧条,做生意更是不可能的,我真的找不到出路了。我好歹也是大学生,英语熟练,懂一些德语、法语和越南语,能很好地与外商进行沟通、协作,但现在这些能力完全无用武之地,连找个翻译的工作都少之又少。

之前我总乐观地想着换一家公司也许就会好,然而现在却发现,无论换到哪里都一样:要么忍气吞声以命换钱,要么完不成业绩惨遭淘汰。

估计有的人会觉得我眼高手低,这年头连才毕业的大学生、研究生都找不到好工作,更何况我们这些中年人?但我想说,中年人难道就不是人吗?中年人就活该被社会淘汰?中年人就不配追求工作的价值感、意义感吗?

在失业的每天晚上,我都会遛弯儿到家门口的彩票店,随机打一注2块钱的大乐透彩票,怀揣着它,就仿佛拥有了几分希望,这份难得的好心情,至少可以持续到开奖那一刻。

很多人不约而同地选择“躺平”。我一个表哥,已经“躺”了10余年,算得上是“躺界”的鼻祖。但他好歹沾了父母的光,父母给了他1套别墅外加2个铺面,不用工作照样过得好好的。另一个朋友,年近半百,身体不大好,也“躺”了有5年了,每天在家接娃送娃,帮开着工作室的妻子加油鼓劲,他经常说,“与其努力,不如躺平,至少还可以保命,钱少就少花吧”。他们过着比我家还简单的生活,小孩子上中学,一个培训班、补习班都没报过。

我和妻子深知父母给不了我们什么,我也不想才40多岁就和社会脱离。所以我还是得接着找工作。但市面上工作机会少得可怜,不是销售、餐厅服务员,就是超市营业员和外卖员。投出去的简历大部分都石沉大海,好不容易有回复,都是说我“年纪大了,不适合”。

熬到5月份,我又找一份电话销售的工作,同样是学历培训机构,底薪3千5,“双休”,还反复强调“不加班”。

我想,这次无论如何得耐下性子来工作了。可没想到,上班才第二天——也是培训的第二天,我还在熟悉业务,销售主管,一个约30岁左右的女人,边在办公室里转悠边用尖利的嗓音督促大家道:“快打电话,打起来,不要偷懒,不要松懈。我们这个月的业绩还没有完成,大家加油!”

说着,她踱步到我前面,看我正在翻看资料,就立住,面露愠色对我喊:“诶诶,那个谁,你快打电话啊,别人都开始了,你为什么不打?!”

她立刻炸毛了,数落我:“没有名单难道就不打电话了吗?我们公司不养闲人,你赶快想办法找名单,打起来!都这么大年纪了,还不知道上进么……”

我看到她双手叉腰颐指气使的样子,声音像只啊啊叫的乌鸦,厌恶之心升到极点,加之多时以来积攒起来的对“教育行业”的深度失望,都不容我再在此地久留一秒钟。

回到家,妻子愕然地看着我,听闻我的遭遇,她嘲笑我怎么跟“00后”一样,一言不合就辞职,继而又大度地说:“没事的,大不了你以后在家做家庭煮夫吧,有我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你和孩子。”

针对成人的职业资格或学历提升培训,与K12教培存在几点大的不同——其获客方式几乎完全依赖网络,因此电话推销是其主要营销方式;除了餐饮这种特殊行业只能线下培训外,其余培训上课方式多采用网络录播课程,这样一来,课程因为缺乏监督,导致质量得不到保障、以次充好。

另外,采取线上教学的这类培训机构并不是真正的学校,而是类似于中介公司,他们录制或购买课程,然后请一些销售来售卖,赚取中间差价。所以,他们对从业者的要求并不高,中专学历即可,这样运营成本才能远远低于线下培训机构。学员购买的课程,大多1年到2年有效期,如果2年内考试科目还没有完全通过,就需要再次缴费。随着疫情的持续,很多中年人加入了考证大军,除去各种成本后,干这行的利润还是很可观的。

然而,即便有了高利润回报,老板们也并不会给到员工好一点的福利,反而想方设法地盘剥。“电销”是目前压榨员工的新方式,美其名曰“不需要到外面跑市场,不需要风吹日晒”,但考核方式很是苛刻,每天需有90到100分钟的通话时长,看起来工作任务并不重,但实际电话接通率极低。一开始为了吸引人入职,机构会给新员工一些全新的号码,电话接通和成交率都很高,过一两个月以后,业绩上不去的员工拿到的号码都是打过几手的,接通率和成交率都会大大降低。

由于能在工作时间内完成工作的员工寥寥无几,大部分人只能每天被迫加班到很晚,当天工作量没有完成者,还会被扣除50至100元作为惩罚。招聘广告上标明的高提成,其实是阶梯提成,当月一般需要完成保底任务才有提成,否则连基本工资也拿不全。很多人干到3个月就很难继续下去——离职对公司影响也不是很大,反正每天都在招新员工,可以源源不断地收割韭菜。

5月中旬,我又接到一家学历教培机构的“邀请”,这家公司更狠,不招专职,而是寻找兼职卖课的人。我一看,课程设置几乎和之前的公司大同小异,课程的价格却让人大吃一惊:一门课的价格给到我的底价是1千元,卖出多余的钱都归我。如是推之,课程的成本价还要更低——可想而知,那些卖到几千、上万的课程,是有多暴利。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我决定不再把余生宝贵的时间放在这样的工作上,哪怕目前会面临失业、断收,遭遇周围人的流言蜚语,那也只算是40多岁的我一次苟延残喘的反击。

5月底,我再次见到杨峰,他剪了一个光头,仿佛要跟过去的一切告别似的。他说他为自己找到了一条出路——出国工作。其实这个想法他很早以前就萌生过,但考虑家庭因素,始终未能迈出这一步。现在已然山穷水尽,只能最后作此一搏。

杨峰说,近年来X国出台了一系列宽松的移民和工作签证政策,以前种种限制性条件都没有了,只需要语言过关就OK。他之前在X国待过一段时间,也与一些公司打过交道,了解那边的情况。虽然以目前的年龄过去不可能从事多好的职业,但至少在与国内付出同等劳动的条件下,工资更高更稳定,也不会被无端歧视,工作时间每天8小时,1分钟不会多,加班会有加班工资,周末“双休”。一旦有了工作,医保社保全部涵盖,去医院看病无需再多花一分钱,免了后顾之忧。退休后,还可领双份退休金。

“当然,如果想要赚大钱,干大事业,出国并不是最好的选项。但对于我这样只求养家糊口、工作不想太累的人来说,已经很好了。”杨峰顿了顿,又叹口气道,“虽然很难,但为了未来更长远的打算,只能暂时顾不上家庭了……”

投稿给“人间-非虚构”写作平台,可致信:[email protected],稿件一经刊用,将根据文章质量,提供单篇不少于3000元的稿酬。

投稿文章需保证内容及全部内容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人物关系、事件经过、细节发展等所有元素)的真实性,保证作品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

编辑 删除 返回